因「打鼓山」而得名,高雄舊名「打鼓」,又名「打狗」;關於「打鼓」或「打狗」之名,本指今日的壽山及哨船頭一帶。日人伊能嘉矩以「打狗」之語音,即平埔族所言:莿竹所圍的防築工事推論,打鼓(Taokao)即為鼓山原住平埔番社之名。因在十五世紀以前,這裡有平埔族的一支馬卡道族(Makattao)於此棲息,為防禦到處劫掠的倭寇,便在港口四周種植莿竹 ,「打鼓」便是平甫族語「竹林」(Takau)的音譯,故漢人多稱之為「打鼓社」,或意譯為「竹林族」,民間亦稱為「打狗」。
此後,民間多以「打狗」為該地命名,如「打狗嶼」、「打狗仔港」等,而官方所撰之方志輒以雅譯的「打鼓」名之,如「打鼓山」、「打鼓港」、「打鼓澳」、「打鼓汛」、「打鼓仔港」等。
然而,「打鼓」之名,在民間仍有不少穿鑿附會的解釋與傳說,為「打鼓」之名憑添了不少想像的趣味性。這些傳說包括有:
1.鼓山為「山貌肖鼓」而得名:周元文的《重修臺灣府志》即元:「打鼓山,俗呼打狗山。其山踞海上,有大潭石洞,為安平鎮七鯤之宗。其形如鼓,故名。」
2.鼓山為「巨石似鼓」而得名:萬壽山主峰大尖的山麓叫大尖崁,崁下的山豬韻有塊外形似的碩大石塊,被稱為「石鼓」,據說若以棍椿敲擊,會鼕鼕作響,聲聞遐邇云。
3.鼓山為「避厄鳴鼓」而名:余文儀的《續條臺灣府志》云:「打山西有石佛,舟人經此必鳴鑼焚紙錢。」劉良璧的《重修臺灣府志》亦云:「石佛之北有石塔,石佛之南有涼傘嶼,皆屹立海中,舟人經此,必鳴金獻紙。」而除文達的《鳳山縣志》也有類似這樣的說法:「隔海參差,遠近浮沈而列於打鼓山之左右者,西有石佛,舟經此,鳴金鼓以獻紙。」
4.打狗山為「誤虎為狗」而名:據《高雄市志.藝文紙》所載:明鄭之初,履有受蕃族騷擾之苦,為此,乃由唐山輸入一對老虎,置入山奧,以嚇阻蕃族,不料山胞不識虎威而群相追捕。此二虎不敵,一負傷逃至民雄,鄉民誤為貓魔,蜂擁追打,故稱民雄為「打貓」;一遁入高雄,此地人同不識虎,誤為狗精,也合力追打,故名為「打狗」。
5.打鼓為「思源懷鄉」而名:漢人渡海來臺之初,為表飲水思源之心意,遂以與此山山形相似的福建閩侯縣的「鼓山」命名,以示懷念故里。
探尋高雄地區的發展源頭,高雄最早的人類遺址,目前可考者為桃子園文化的出土,這裡正是馬卡道族的活動範圍。事實上,從桃子園到龍泉寺貝塚遺址起源看來,此一區域極可能便是高雄市的文化搖籃。
本區南北細長,東西狹窄成一長方形,兼具背山臨海的天然優勢,以漁業和航業為本區特色。除此之外,壽山公園、西子灣風景區、壽山動物園更是名聞暇邇。民國六十九年起,國立中山大學在西子灣復校後,帶來了濃厚的文化氣息。
位於北區有許多古蹟,如雄鎮北門(建於永曆三十五年,1681)是明鄭鎮北門戶、英國領事館舊址、奉祀忠烈英雄的忠烈祠都是騷人墨客憑弔遊覽的勝地,設立於內惟埤經國文化園區之美術館、雕塑公園更帶來濃厚的藝術氣息,提供市民閒暇之藝文活動場所。